由於 #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造成的歧視,聽說韓國部分店家有『排華』現象☹️,有網友問我日本最近是否也有這種狀況?
我分享身邊友人的兩個事件:
■ 台灣朋友最近全家到京都玩,想去一間路過的小食堂用餐。當他們走進店裡時,店員立刻示意他們找座位,但在聽到他們講中文之後,卻又用雙手在胸前比個X、跑過來跟他們說:「No, No, Close」🙅🏻♂️... 他們只好摸摸鼻子離開。
朋友覺得奇怪;這間店明明有在營業(店裡有其他日本客人在用餐)、也不是接近休息時間,為何不願意接待他們?
... 他的母親突然想起:「我們是不是被當成疫區來的陸客了?」
朋友想拿護照回去跟店家解釋,後來發覺台灣護照上印的文字很難解釋...所以就算了😅。
■ 另一個事件。另幾個朋友也是到京都玩,他們知道日本口罩很難買,所以自己帶了口罩出國,也沒打算在日本搶購口罩。
有一天,他們路過小藥妝店想順便買親友要的維他命等等...店員從他們一入店就在打量,當看到他們東找西找、又在說中文的時候...居然突然衝過去說:「No mask! No mask!」🙅🏻♂️
他們跟店員解釋:「We don’t need mask…」
店員還是回他們:「No! We no mask!」🙅🏻♂️(他是想說口罩賣完了)
最後朋友們覺得雞同鴨講實在太難解釋,還是到鬧區的大藥妝店去買算了...
我目前只聽過這兩個事件,大部分朋友最近到日本玩的感受還是好的(而且人很少)。這兩個例子也不見得代表『排華』,可能只是食堂打算提前打烊、而藥局店員熱心想幫忙罷了🤔。
據了解觀光區店家依然非常歡迎外國遊客,但偏離觀光區就『可能』會有不同聲音出現。而走在鬧區時說中文,確實會引起周邊日本人的警覺。
大部分的日本人完全分辯不出來『中國人』、『台灣人』、『香港人』的差別(對於他們分不出廣東話跟普通話我實在傻眼...😅),我的日本未婚夫常來往中國、台灣、香港,他也僅能自己理解出靠「對啊~」來分辨...(他覺得只要會說「對啊~對啊~」的就是台灣人)
如果大家在赴日遊玩時真的遭遇被誤會的狀況,可以立刻直接了當地表示自己來自台灣,「Taiwan」的英文發音跟日文很像,他們一定聽得懂。
也請台灣同胞們不要當失格的旅人,例如在人潮壅擠的地方不戴口罩大聲喧嘩、口沫橫飛,或是大量搶購口罩、消毒用品等等。
說實在話,因疫情而歧視不同國家人種本來就是件不對的事情,無論他歧視的是哪裡。若真的遇上有明顯排華狀況的店家,我還是建議大家根本別去消費🙅🏻♀️。
(圖片來源:產經新聞)